桥梁支座作为连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关键部件,被誉为桥梁的“关节”,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安全与使用寿命。
“交融天下”支座凝结了中交集团、西安中交土木科技与大通路桥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承载能力、耐久性、抗震性能、智能化监测等多个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货值超过200万元,将应用于中交三公局大清项目,助力青甘两省高速联络线打造!
全新的产品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与新型复合涂层,经实测验证,在极端荷载下仍能保持稳定,设计寿命达120年,较传统产品提升30%。
与此同时,通过先进的减隔震技术,可有效抵御8度地震烈度,保障震区桥梁安全。此外,内置光纤传感器与物联网模块,还能实时反馈位移、应力数据,实现“健康状态可视化”,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该产品技术指标全面对标国际标准,部分性能超越同类产品。”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其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桥梁核心构件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作为中交集团最大的贸易单位,拥有全集团工程物资购销渠道,依托“延链、建链、强链、补链”的发展策略,倾力打造“交融天下”品牌,旨在推动中交物资在工程材料产业化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公路桥梁和轨道交通附属构件领域的全国知名生产企业,其生产制造及技术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雄厚的设计与研发实力,为产品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方深度合作,整合了内外部优质资源,打通了从研发设计到材料制造再到物流供应的全链条,成功打造出这一自主可控的核心产品,以“中交智慧”和“中交品质”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
在首发仪式上,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桥梁支座这一关键环节,选择与大通路桥合作,是因为双方有着长久的合作历史,且大通路桥作为桥梁支座领域的“国家队”,是中交集团合作的合格供应商中的重要一员。中交集团的物资公司作为集中采购战略执行平台,肩负着为大项目物资供应保供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下一步,希望通过多方联动,将优质材料推广应用,支撑好大项目建设,并将过去的交易型合作模式转变为战略联盟型的多方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整个桥梁产业和桥梁建设工作的发展。
对大通路桥而言,承接此次央企项目意义深远,不仅标志着其产品成功跻身央企高质量产品目录,更将为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合作机遇,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大通路桥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参与项目,企业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及服务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检验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夯实。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拓展市场空间,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路桥工程配套装备品牌,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津,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全市轨道交通产业“一总部三基地”总体布局中的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三大路桥构件产业制造基地之一。
在轨道交通领域,孵化了全区首家主板上市企业新筑股份,吸引了中国中车、阿尔斯通等轨道交通领域巨头来此投资发展,引育聚集888集团官网入口大通路桥、济通路桥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集“研发设计、整车制造、关键部件、工程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体系。
“新津造”产品不仅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国内超级工程,更随着“一带一路”走向海外,让“新津智造”在全球路桥建设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出海”企业的佼佼者,新筑股份科技创新的优质产品已成功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济通股份智能桥梁支座、伸缩装置等系列产品,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新津企业的实力与担当,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截至2024年,以新津经开区为承载地,依托中车长客、新筑股份等链主企业,已招引聚集康尼机电、研奥电气、四川三维等上下游配套企业105户,先后为全市提供了45%的地铁车辆,年产值达到117.5亿元,成功支撑成都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群纳入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新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新津的央地合作能走得更深更实,新津将大力支持新津路桥产业发展,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央企和地方的这一合作新模式在新津的成功实践,将为新津路桥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新津路桥产业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