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888集团官网入口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心乡野行”团队完成为期21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并圆满完成一份聚焦四省7村的《乡村基础设施与建筑现状的调研报告》。这份覆盖山地、平原、丘陵等多元地形的调研成果,不仅揭示了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筑文化、农业科技的现实矛盾,更提出“功能—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破局方案,为“一村一策”精准施策提供了实证支撑。
本次调研以“典型性、多样性、代表性”为原则,选取涵盖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形的7个区域,包括西南山区振兴示范村(贵州息烽县养龙司村、灯塔村)、政策停滞型空心村(江苏泗洪县沙冲村)、建筑代际演变样本(江苏泗洪县路南村)、农业科技推广区(山东莘县乡村)及文化地标关联区域(四川都江堰“老人桥”、成都双流永安镇)。
调研采用“五位一体”方法论:通过实地勘察记录道路病害、建筑裂缝等多项乡村现状;入户访谈137户农户,覆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其中60岁以上占比20%,农业从业者占比65%);设计包含22项核心问题的问卷,回收有效样本312份;结合地方志、乡村规划文本等20余份文献进行历史对照;运用统计工具对基础设施完好率、传统工艺传承度等多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形成了兼具微观细节与宏观趋势的研究成果。
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功能提升与深层矛盾形成显著博弈,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筑风貌、农业科技三大领域。
基础设施方面,硬件改善与运维短板并存。道路呈现“两极分化”:西南山区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息烽县两村主干道采用8~12cm厚沥青路面,但15%路段因重载货车碾压出现细微裂缝,入户支路与主干道存在5~10cm高度差;而沙冲村60%水泥路出现网状裂缝,路基塌陷处积水达20cm,未硬化土路被蒿草侵占半幅,仅容单人侧身通过。桥梁存在安全与文化价值失衡问题:都江堰“老人桥”护栏锈蚀破损、桥头塌陷;沙冲桥护栏断裂、桥头形成3米深陡坡,成为留守老人出行障碍。水利设施则“建管脱节”:山东莘县新建灌溉渠道覆盖率75%,但25%因未维护渗漏;四川永安镇30%灌溉渠道淤积、衬砌裂缝,灌溉效率下降20%,汛期50%排水沟堵塞致内涝风险突出;息烽县12处废弃水库、水井中,6处因淤积沦为闲置地块,土地利用率低。
建筑风貌上,现代化转型与文化传承断层交织。农房结构多元演进:息烽县两村60户样本中,近15年新建砖混自建房占45%(含40%欧式别墅型、25%简约现代型),统一粉刷房占20%,20世纪80-90年代平房占15%,传统瓦房占15%,但安全隐患突出——60%老旧平房有0.2~0.5cm墙体温度缝,30%屋面渗漏;30%传统瓦房木构屋顶椽木含水率超20%(安全值12%~15%),存在坍塌风险。
农业科技领域,应用初效与转化瓶颈凸显。山东莘县推广“耐盐菌改良盐碱地”技术,亩产提升15%~20%,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精度达±1℃温湿度误差,但60%农户仍用漫灌,对滴灌技术认知不足;四川永安镇2011年农业总产值3.6亿元,但其果园支路30%路段坑洼,水果运输损耗率8%~10%,高于平原地区平均水平(5%);沙冲村因道路塌陷,35%耕地撂荒,留守老人“靠天吃饭”。
基础设施升级聚焦精准养护与文化赋能。建立“三级养护体系”:乡镇级每季度排查主干道,村级每月巡查支路,村民小组日常维护入户路,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差异化制定技术标准——农产品运输道路采用C30混凝土,文化景观道路用青石板等透水材料;对“老人桥”等文化地标,实施“桥体加固+道路景观协调”工程,增设传说文化解说牌,串联“桥-路-村”文化廊道。水利设施推行“生态化运维”:路南村采用“混凝土渠与土渠间设5m卵石过渡带”技术,减少渗漏并保护生态;永安镇、莘县安装水位传感器实现“按需供水”,预计节水15%~20%。
建筑与文化传承强调安全保障与技艺活化。推行“危房改造+工艺补贴”:农户修缮传统构件(如木雕花窗)可获500-1000元补贴,由县乡财政按7:3分担;新建农房强制配套“卫生厕所+污水处理池”,“推进厕所革命”同步改造老旧房屋。
农业科技落地注重设施支撑与推广机制创新。打通“运输-灌溉”全链条:永安镇等农业区支路采用“C30混凝土+钢筋网”结构,承载力提升至50吨;莘县将滴灌、喷灌覆盖率扩至80%,成本由财政补贴50%,“村集体+农户”分摊50%。破解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鼓励每村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每月驻村不少于5天;利用永安镇交通优势建“农产品预处理中心”,将运输损耗降至5%以内。
目前,这份报告已引起实践地政府关注:贵州息烽县计划启动传统民居修缮补贴试点,为守护乡土建筑记忆,将明确补贴标准、申报流程及技术规范,助力农户留住老房子里的乡愁。同时,当地还将系统重拾土司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史料、修缮相关遗存、开展主题展演等方式,让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根脉在当代生活中持续焕发生机。
“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尊重历史中有机更新。”实践团队希望这份调研能让乡村既有现代功能,又存“乡愁记忆”,而青年学子与乡村的双向赋能,正为这一目标注入实干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